外包带来的新价值主张

2015-08-31 22:05:18
[ BPO网导读 ] 全球经济已经发展到知识经济阶段,外包行业也同样如此:价值再分配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知识本身。现在,企业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采购到硬件、应用和服务,当然还有知识和技术。未来竞争优势所需要的部分知识仍然要留在企业内部:这些独特的知识产权可以为企业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同时,其他知识则可以从外部采购获得,通过开启合作创新的大门来推动企业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包与其说是对一个行业或市场的分解,还不如说是对企业自身的分解。在那个时代,一种新的商业战略理念开始流行:公司应当集中精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从他们无法做到最好的市场中退出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符合逻辑的推论就是,为什么不让企业继续经营价值创造的核心部分,同时把非核心部分交给别的公司来做呢?
硬件外包从价值再分配的模式来看,任何形式的产品、技术或服务的价值,起初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但是,这种价值增长总有一天会达到顶峰,之后便开始衰减。企业最早发生内部经营价值衰减的是IT硬件设施。
正因为如此, 早期的外包合同,包括柯达和通用动力公司的外包协议,都主要围绕IT基础设施展开,也就是剥离硬件设备、使用供应商提供的数据中心。这种安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成本削减上。
这同样也是一种财务安排。外包服务供应商能够通过出租硬件设施而获利,而且从理论上讲,这些硬件可以为多个客户提供数据中心服务。因此,它可以帮助外包供应商实现规模经济,而且一定程度上的确行之有效。
不过,硬件外包本身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外包的作用只是“减负降本”。也就是说,一些公司的IT系统具有成本高、冗余严重而且效率低下的问题,于是他们要求外包服务供应商帮他们“搞定”这些问题,同时他们也可以省下一块费用。
随着硬件外包进入了商品化时代并面临巨大的价格压力,很快,外包服务供应商获得的再分配价值就达到了顶点、并开始萎缩。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企业和外包供应商共同关心的问题就变成:企业流程和业务职能分解还能创造哪些价值?
往上游走今天,外包协议的双方要继续从外包中获得更多的价值,用行话来说就一定要“往上游走”,亦即向商业价值链的上游延伸。
从外包服务供应商的角度来看,他们要想确保获得充分的价值水平,就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他们要突破商品化的制约,建立一种不仅仅依赖于成本削减的、新的商业模式。
新一代的外包协议还要重视质量、效率和效益。只有这样外包服务供应商才能理直气壮地指着报表对客户说:“贵公司在本外包协议的帮助下,经营能力得到强化,客户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产品上市速度也更快了。”
来看下面这个发包方与接包方实现双赢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英国金融市场席卷而来的解除管制的浪潮中,伦敦证券交易所率先完成了交易与信息系统的整合,可是到了1992年,这套系统已经开始出现老化迹象。更为糟糕的是,当交易所同外包服务商拟订出一个全面升级交易系统的计划时,交易所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一项目。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