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分销,败也分销 运动品牌的渠道病

2022-06-09 08:27:08
[ BPO网导读 ] 成也分销,败也分销。从模式上说,国内的运动品牌患的是一样的毛病——商业模式先天不足,渠道控制力低下,缺乏零售理解。


但是,时间进入到2011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以后,品牌商的库存也到了纸包不住火的阶段。这一时期,品牌商的收入锐减,库存周转天数则急剧上升。
库存积压会占用经销商的资金,积压到一定程度以后,经销商没有资金买进新款,同时老款又卖不出去,通路不畅因此产生恶性循环。为了疏通渠道,品牌商在必要的时候不得不回购库存。Kappa在2011年回购了吊牌价值14.5亿元的渠道库存,李宁也投入3亿元用以回购库存,旨在疏通渠道。
库存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进销差额形成库存。对于已经积压滞销的库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清库存对新品通路的影响,品牌也会尝试开拓新型渠道。2010年以来,李宁就已经累计开出了超过600家的工厂店和折扣店。李宁的目标是今年清货渠道的销量达到公司总收入的10%。
不管库存积压在哪个环节,终究都必须要被清理掉。五年前,中国运动品牌比拼的是抢占市场终端的能力。五年后的今天,它们恐怕得比拼清库存的能力了。
运动品电商沦为下水道
如果一个线下发展非常成熟的行业要上线,我们多半会关注品牌如何定位电商,线上线下如何平衡、如何融合等问题。但对中国的运动品电商而言,这些问题则显得有些特殊。
中国运动品行业目前只有一个关键词:库存。从品牌到代理商再到终端门店都被库存问题所困扰。订货会订单大幅下滑,品牌商大力回购库存的直接原因也在于此。
这种大环境下,电子商务沦为库存的下水道也不足为奇。业内人士甚至戏谑:现在看哪家运动品牌电子商务做得越好,说明它们面临的库存问题越严重。
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库存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只是它可能存在于供应链的不同环节,或零售,或品牌,或者工厂原材料。库存的压力有大有小,因时因地而异。但目前中国运动品行业全产业链的压力都很巨大。
每一种渠道,也都或多或少地承担有清库存的使命。工厂店、折扣店本就为清库存而生;三、四线城市门店要消化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库存;普通门店过季清仓大甩卖都属正常。
电子商务,在目前的行业环境下,阶段性地承担更多的清库存的任务完全合情合理。但是电子商务市场的容量毕竟有限。当所有品牌都在试图通过电子商务打开市场的时候,市场能够消化几何?
淘宝的数据或许能够反映些许现实。
国际一线品牌Nike和Adidas同处一个价格带,国内一线品牌李宁和安踏同属低一级的一个价格带。进入今年以来,各大运动品服装的客单价都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滑,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品牌以更大的力度进行打折促销。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