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CC的前世今生:信息技术外包产业发展史

2016-04-13 07:34:04
[ BPO网导读 ] “Outsourcing industry has come to viewed as the primary engine of India’s development over the next few decades, contributing broadly to GDP growth, employment growth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 T.N Srinivasan, professor of Economics, Yale


当外汇管制法的颁布钳制了外国公司进入印度市场的脚步,垄断和限制性贸易惯例(MRTP)的实施则限制了大型公司进入硬件市场从而为国家攫取最多硬件行业的利润创造了有利条件。进入印度硬件市场的举步维艰使得许多大型公司(如TATA)把目光投向了限制更少,更为开放的软件行业。早起的信息咨询公司如TCS, PATNI, CMC, DATAMATICS均是在这一阶段成立。
Datamatics
受制于印度薄弱的基础设施以及复杂的政策环境,在这一阶段印度公司开始采用“on-sitemodel”, 派遣技术人员去项目所在国家工作。“on-site”的工作形势既成功的规避了印度本土高昂的政策成本和设施成本也便利了买家监管项目进度和质量,而这种便利监管的模式在对于早期声名狼籍的印度信息产业外包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印度薄弱的基础设施也使得信息产业向少数拥有稳定电力供应和良好通讯设备的区域集中。而这些区域(孟买,普纳,班加罗尔,德里)也成为了日后印度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中心。
1984年以前,尽管印度软件行业的整体发展依然与硬件行业的发展步伐相一致,印度软件公司得以塑造了快速组建高质量的软件工程师团队并向大型的外国公司提供多种多样的软件系统服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为日后印度雄踞信息技术外包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5-1991第二阶段
8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化办公在欧美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信息技术行业的需求。网络计算机的使用使得将信息存放在多台电脑当中再通过网络链接传输信息变成了可能。而多电脑数据的独立存储也使得企业和个人对多平台信息转换的需求迅速增大。而这种需求正为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一,由于IBM的退出,印度软件工程师早在其实七十年代晚期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多平台转换的工作并且积累的大量的经验。与此同时,印度的信息技术公司已经在信息外包服务行业积累了良好的声誉,这为更多的印度公司涉足信息外包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正是在这段时期,外国企业开始完全意识到雇佣印度工程师能够带来的成本优势。2003年在关于美国雇佣大量印度信息技术工程师的问题上TCS执行官曾经解释道“印度雇员的工资大致比同等程度的美国雇员工资低20-25%。通常来说,一个在TCS有五年工作经验的雇员的年雇用成本为$60,000-70,000。而同等水平的美国本地雇员则需要$80,000-100,000。”而人工成本的优势在八九十年代则更为可观。
除此之外,硬件价格的降低极大的减少了软件公司开发的费用,大批小型公司涌现而在80年代早期创立的公司如infosys, NIIT也发展成熟。印度软件工程师可以利用时差使用欧美晚间闲置的网络卫星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