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CC的前世今生:信息技术外包产业发展史

2016-04-13 07:34:04
[ BPO网导读 ] “Outsourcing industry has come to viewed as the primary engine of India’s development over the next few decades, contributing broadly to GDP growth, employment growth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 T.N Srinivasan, professor of Economics, Yale

沿孟加拉湾向西,在德干高原的丘陵脊顶上坐落着有印度“硅谷”之称的南印工商业中心班加罗尔。在这座城市面积仅274平方米的“亚洲硅谷”里,聚集着超过130家外国科技公司,吸引了印度35%的IT人才,拥有超过20万的IT外包从业人员也贡献了印度IT产值的三分之一。而繁荣的班加罗尔正是印度蓬勃发展的IT产业的缩影,2015年印度IT产业产值超过140万亿美元并且有望保持10-12%的年增长率, 远超印度约为7%的整体经济增长率,成为拉动印度经济发展的龙头。
不仅如此,印度拥有多家全球最大的IT外包公司(如infosys,wipro);其IT外包产业占据了全球离岸IT服务业务的65%和全球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的46%,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IT巨擘。那么,这个农村人口超过70%,贫困人口占总人口20%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又是如何奠定其全球IT业引擎的地位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解读印度信息技术外包产业的发展历程。
Pre-1984第一阶段
1946年2月14日,刚刚从二战的阴云中走出的许多人也许并没有对在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产生多少兴趣。那时候人们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由18000个电子管,占地约170平方米,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也许将比二战更深刻的改变人类发展的进程。
(操纵ENIAC的工程师。特别注意,本图里面的女性不是模特摆拍。她们是世界首批真正的程序员。)
然而短短30年后的70年代,随着精简指令计算机的出现,软件系统的工程化,理论化,程序设计的自动化,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能看到计算机的“身影”。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印度的软件产业迎来了破晓。尽管此时印度的决策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软件产业的契机,印度政府仍然着力于发展当时利润更大的硬件产业。受经济保护主义驱动,这一时期印度政府繁冗的外币兑换政策和拖沓的进口批准程序制约了软件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进口软件开发需要的硬件设施受到出口义务的限制,小型公司的发展被置于不利地位。
然而对于印度国内的硬件产业的保护主义也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契机。1977年IBM宣布退出印度以抵制印度1973年通过的外汇管制法。该法规定外国公司必须将公司的普通股持有稀释到51%以下。IBM的退出为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2010年Google退出中国同样为国内某医疗广告信息公司带来了机遇)
首先IBM的退出为其它外国硬件制造商(如Burroughs)在印度的扩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而这些公司需要印度的软件工程师开发转换软件以便利客户从原先的其他品牌机器(大多数为IBM机器)转换到自己公司的产品。其次,大批印度本土电脑维护公司应运而生以协助现存的IBM用户维护他们的机器而他们也雇佣了大量印度本土的软硬件电脑工程师。第三,随着IBM退出印度市场,许多IBM的前印度雇员从IBM退出,创立了一批新的电脑公司。这些公司的创立也为印度本土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