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员工试用期培训方案

2012-11-17 09:43:17
[ BPO网导读 ] 客户简介某公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信息存储设备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硅谷。他们于1995年7月和1996年2月分别在无锡和深圳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了两家独资工厂,开始了他们

客户简介

某公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信息存储设备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硅谷。他们于1995年7月和1996年2月分别在无锡和深圳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了两家独资工厂,开始了他们在中国的生产运营。公司在北京、上海及香港还另设有销售办事处,主要处理大中华区的销售业务及服务于OEM客户。无锡、深圳的工厂主要生产台式计算机的硬盘,其产品不仅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也供出口。S公司的全球年营业额约100亿美元,深圳、无锡两家工厂的出口产品(硬盘)已累计超过4000万台。

当时深圳工厂拥有约1200名员工,无锡2000多名,年销售额约十多亿人民币。两家工厂多次获得“中国外商投资十大高出口创汇企业”的称号并受到当地市政府的屡次嘉奖。

面临挑战

伴随着生产规模以每年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两地工厂的白领员工的招聘质量却不尽人意,约40%的新员工(白领)不能通过试用期;即便通过其业绩/表现也是勉勉强强,并不能令主管满意,其主要问题体现在:

各部门对是否通过试用期的标准不清晰,靠人为印象尤为普遍

人力资源部只能维持日常运作,暂时不具备针对白领的人力资源开发专业职能

质量部的员工不是招聘行家,他们只对产品质量负责

各岗位的主管平时被杂务缠身,对下属的教导只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且他们自身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员工的上岗培训不够系统、充分和完备,往往漏掉了应该学的内容/环节

另外,当试用期结束后员工面临被淘汰时,日益增长的劳资纠纷就成了人力资源部的头痛问题,如果调解无效,员工甚至会诉诸法律来解决,因此该问题不仅关乎各部门的正常工作,而且影响了工厂在业界的形象和声誉。

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部和质量部不具备专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职能

各部门对职位的独立上岗要求定义不清、标准模糊,全凭感觉

主管的带教水平参差不齐

新入职员工的自学不得要领、无法衡量学习成果

员工是否合格的证据劳资双方各执一词,人力资源部无法进行有效的调解

成功策略

我们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公司对试用期是否合格的标准不明确,且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培养流程/体系,因此,我们决定帮助两家工厂建立一套 “新员工试用期培训及考评系统”,包括各类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实施流程直至各环节负责人的验证和签字。相应的解决步骤如下:

1、帮助各部门搭建关键职位的“素质模型”并得到亚太区相关负责人的认可和推崇
2、根据各个职位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设定学习内容和目标
3、统计各关键岗位必须掌握的技术文件和流程操作文件
4、确定培训计划实施的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果的考评负责人及考评方式
5、在Lotus Notes平台上搭建系统
6、培训各岗位主管如何使用该系统
7、联合质量部推广、监督全厂实施

客户利益

完全利用公司现有的内部数据库系统(Lotus Notes),没有额外的系统成本

新员工试用期通过率高达87%(不包括蓝领工人)

白领关于是否通过试用期的劳资纠纷从每月几起降至几个月一起,上诉至劳动仲裁机构的已经杜绝

各部门欣然实施,一年后该系统在S公司全球的质量审核中获得满分10分的优异成绩,并被马来西亚、泰国的兄弟工厂原样复制

质量部经理非常赞赏该系统,多次在各种场合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本来我们很怕来厂参观/审核的客户提新员工的上岗资质问题,但现在我们不但不怕,而且还可以在这方面给客户提供好的建议了!”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