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讯软件在中国做不大?

2016-11-07 07:46:48
[ BPO网导读 ] 在多数公司里,虽然很多领导习惯在微信群讨论问题,但员工们还是会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后续的对接,电子邮件仍然是正式沟通的主渠道。互联网教育了中国企业家对扁平化管理的叶公好龙,但真实的运行逻辑依然是科层制的老一套办法,而电子邮件正是与科层制相匹配的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它确保了公司的信息按照职位高低进行分配和流转。


扁平化浪潮与公司的未来
电邮+传统社交工具(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领英)这样的组合,能否满足企业在21世纪的需求?YouTurn首席执行官马克·巴比特有一次在twitter上看到,一条用户发布的关于网站技术问题的推文,但三小时之内竟无一名员工效应回复,让他大为恼火。事后,他反思是否应该为自己和员工找到一种平衡状态,真的能因为员工没有不分昼夜地随时在线而批评他们吗?
巴比特的这个段子,只是把社交网络引入工作关系后引发的一连串副作用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人们越来越懒得更新朋友圈、特别是私人动态,这是因为老板和同事都在上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作交流在微信上开展,其社交语境崩溃的问题也随之触发。
其次,这背后更深一层的问题是,支撑了公司数百年的科层制管理结构,是否正在崩塌,或者科层制本身将逐步简化?在政府都在追求简政放权的时代,一个层级复杂、机构庞大的超级公司架构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这种扁平化管理趋势早在三十年前就初现端倪,1981年杰克·韦尔奇执掌GE时,就对企业内部进行扁平化改造,将管理层次从8层精简到3层。在薪酬体系改造上,将工资层级从29个级别调整到5个组线条的级别,最终实现了GE的重生。
扁平化的浪潮一直持续到当下的硅谷,总部位于旧金山的InDinero是一家初创公司,拥有125名雇员,在2013年彻底取消了中层管理人员之后,业绩在三年里增长了30倍。在中关村,罗振宇则在逻辑思维里鼓动年轻人要勇于做一只时代的U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企业管理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工作沟通工具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它必须具备实时、共享、快速的特点,信息的链式传播需向网状传播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诞生巨大的商机。钉钉、企业微信、超信、甚至有道云协作,都部分满足这些特征,但是未来谁将成为这个市场的独角兽,还需假以时日判断。
源自:36氪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