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 :技术是不能包办一切 但它捅开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缺口

2018-12-25 09:29:03
[ BPO网导读 ] 近日,中青报刊载的文章《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引发现象级关注,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在接受善达网采访时表示,引发讨论的关键在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基础性焦虑以及通过技术可以改变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寄予的希望。


第三,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原以为学生受益最大,但最后发现,受益最大的反而是当地的老师。因为他们跟着全国最好的老师在培训,且持续数年,对比之后,当地老师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而且,当地老师不但要听课,还要剪辑课程视频,还要去回答当地学生的问题。渐渐地,他会琢磨怎样让这些课程经过适当地改造更适合他的学生,两三年后,他们自己就可以讲了,这才是项目达到的最大目的,可以把当地的老师慢慢地培训出来。
国家每年要花几十亿做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对教师进行培训。把老师送到师范大学里上几个月课,大学所教的理论问题不是乡村教师最需要的东西。这些钱百分之八九十都花在来回路费,食宿费上,且当地老师到师范大学培训,还要在当地找一个代课老师,成本很高。
我们现在又开始做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又称“青椒计划“,去年我们请了北师大、华东师大最好的老师通过互联网免费为全国十九个省的34000多个乡村青年教师培训,每个星期两次课,用手机就能上,整整培训了一年。今年,我们的青椒计划又在培训19000多名乡村教师。
善达网:有人认为文章中老师的教学角色因为直播技术被弱化了,成为技术辅助的作用,您怎么看?
汤敏: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什么是老师的角色?一百年前,老师得自己编教材,得讲课,得辅导,得做所有的事情。现在国家统一教材了,老师的角色是不是弱化了?同样的,因为有了互联网,PPT,老师就不用写太多黑板了,那老师的角色是不是弱化了?
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发展下,那些重复性的工作最终都要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讲课就是教师重复性的东西,年复一年地讲同样的课程,重复地改作业,如果有最好课程和讲师资源,为什么老师一定要做重复的事情。
教师最核心的作用是什么?是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做个性化指导。但现在的教师,大部分时间拿去备课、讲课,老师的核心作用并没有显现出来。
现在讲课由成都七中、人大附中讲了,老师可以回答学生的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可以有时间对学生个别辅导,做更多基础性的东西。作业也渐渐地由专业的网站来改,一起作业网就是干这个的,用大数据分析出来。老师不用改作业,但得到了学生需要改进的信息,这难道不好吗,这难道叫做把老师的角色弱化了吗?
那些所谓的减弱教师角色的观点,是有些老师担心自己被淘汰掉,或者畏惧信息化,因为改革会增加很多的工作。
有人还会说,这样的话,全国的中学不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吗?不会的。 如果可以把成都七中的课拍下来,为什么不能把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的课拍下来,为什么不能把省里最好的中学、小学的课拍下来,为什么一个课不能让老师有几十个选择,为什么一个学生就一定得只跟着一个老师学习?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