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 :技术是不能包办一切 但它捅开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缺口

2018-12-25 09:29:03
[ BPO网导读 ] 近日,中青报刊载的文章《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引发现象级关注,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在接受善达网采访时表示,引发讨论的关键在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基础性焦虑以及通过技术可以改变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寄予的希望。


友成基金会很早就开始了我们自己的试验。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老师做免费支持,我们所做的双师教学、青椒计划,尔后把这种方式推广到农村电商培训,返乡青年培训等,都证明了用互联网是可以把最优质的资源,以最低的成本,以最大的规模,迅速把它推广开来。
善达君:您长期探索互联网教育,并一直支持在偏远地区推广教育信息化,友成基金会很早就这样做了,为什么要选择偏远地区来做这样的教育实验?
汤敏:首先,我们基金会的宗旨是扶贫。 扶贫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提高贫困家庭的收入,做产业扶贫等。另一个要阻断贫困的代际相传,如何做到?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贫困地区的教学质量。
过去教育扶贫更多地是给贫困生一些补助,怎样不让他辍学,给学校建房子,补硬件等,现在对贫困地区学校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很多地方硬件比城市还好,但这不是最根本的,人才是最关键的。
贫困地区之所以教育水平差,是因为留不住好老师,稍微好点的老师,会被调到县里再到市里,所以贫困地区永远处于教育的最底层。
所以,五年前,我们就开始跟人大附中合作,开展了双师教学。该项目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到初三的数学课程通过网络每日输送到乡村课堂,使学生在“双师“,一个远程人大附中老师,一个当地班上的老师指导下学习。
与成都七中课堂直播的方式不同,我们采取的是,前一天我们到人大附中课堂把课录下来。 当天晚上,当地老师先看一遍,把太难的部分給剪辑掉。第一天上课先放录像。 当录像上人大附中老师提问人大附中学生的时候, 当地老师把录像机停掉, 由当地学生来回答人大附中老师提出的问题, 由当地老师来判断对不对。
全班基本都掌握了,继续放录像。如果一部分学生还不太明白,当地老师就花几分钟讲一下这个概念。 
我们走的方向跟成都七中是一样的,都是用互联网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大规模地向贫困地区推广。但还有一点不一样。成都七中走的商业之路,要收费,所以它做高中。我们是做公益的,是免费的,所以我们愿意去做更基础的教育。没有好的小学,没有好的初中,就没有好高中。
善达网:从您一线实践及研究来看,互联网教育技术目前在偏远地区的运用效果怎样?
汤敏:我们在全国20个省市的两百个乡村学习做实验,从初一到初三,连续做了三年,这些实验班的孩子平均成绩要提高二十分左右。
第二,我们请第三方做过全面的评估,通过双师教学,学生除了成绩的提升,他们的学习面貌、性情、学习方式,包括对学科的兴趣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