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红利消失如何增长破局

2022-07-22 08:56:34
[ BPO网导读 ] 红利消失这个词语几年来屡见报端,比如人口红利消失、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流量红利消失……然而,市场莫测,不进则退。如何继续保持增长,这是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关注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在剪发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向你推销会员卡。

后来,QB HOUSE创始人发现了其中的创业机会,对那些节奏比较快的人,可以推出10日元、1000日元的价位。

按理说,省了时间又省了金钱,应该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但实际上推出的效果并不好,因为日本社会对创新的认同比中国要慢得多,对新生事物不是能那么快地接受。

快剪是一个新生事物,但与传统的剪发相比,减掉了太多服务。

在日本非常看重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中,会认为这是在偷工减料,如果剪一个偷工减料的头发去上班,可能对形象有比较大的影响,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项目不温不火,怎么办?在大众认知中推出小众认知。

大多数人是60分钟的服务,推出的10分钟的服务不被接受,不被认可,只有换赛道,重新定义客户价值。

快剪的客户价值就是帮客户节省时间,从原来的60分钟10项服务减少到10分钟3项服务,但少收5000日元。

他们提出时间产业的概念,认为帮顾客节省50分钟的时间比帮顾客节省5000日元更有价值。

很多客户价值是理性表达,比如,帮你节省时间就是理性的。但用“帮你节省了50分钟,比帮你节省5000日元更值钱”的说法则是一个感性表达。

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时薪较高的人,对理性的表达容易产生情绪,但用感性表达之后,他就会觉得快剪是彰显自己的时间价值,把弊端变成了一个有利因素。

快剪重新定义了客户价值,但不是从产品功能上进行定义,而是在客户的情绪价值上去重新定义,比如在情绪价值上设计了三盏灯:红灯代表需要等15分钟以上;黄灯代表要等待3到5分钟;绿灯代表不用等待,这样就增强了客户体验,他在减少了一些东西之后,又增加了一些东西。

中国也有很多人学习了快剪模式,也纷纷拿到了融资,但是效果却不怎么明显。

第一个原因可能是没有调动客户的情绪价值。

第二个原因,想要产品具有竞争力,通常会在产品的功能属性上去思考,但功能不是卖点,卖点不是买点,要从买点反过来看产品本身,是客户需求决定了产品属性,而不是产品属性决定客户需求。

95%的传统企业是根据产品属性来定客户需求的,所以他们非常难。苹果如果硬拼音质、音色也很难成功。

很多人谈产品时只谈产品功能,但在产品过剩的时代,这是不够的,一定要告诉客户,我的产品与你有关。

比如,人脸3D打印咖啡。咖啡的功能虽然没变,但客户看到了自己的脸,体验完全变了,能感觉与自己相关,然后拍一个照发朋友圈,这样就把一个本来与其完全无关的咖啡变成了与他有关。

所以,产品是功能跟需求的集合。客户并不需要你的产品,客户需要的是解决他的问题。

2.客户增长

① 三顿半咖啡

咖啡的产品力非常难以鉴定和检查,曾有人做过盲测,如果把咖啡的品牌去掉,完全测不出来是哪一个品牌。

三顿半咖啡也曾在创业之初做过很多尝试,有段时间挂耳咖啡卖得很火,但随之而来的是有很多跟风者,所以也不具有优势。再后来,又做了冷萃咖啡,但同样面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最近很多新消费品牌都出现了这种危机,其原因就在于它们表面是一个品牌,但实际是通过买流量来支撑的,品牌并没有烙印在客户的心智中。

没有流量支撑,顾客就很难直接进入店铺,当然,如果顾客记住了店铺名直接进入,说明它的品牌已经烙印在顾客的心智中了。

三顿半咖啡同样面临上述问题,怎么办?它打破了咖啡的销售语言体系。

比如,我们去一个传统咖啡店,店员会问你喝英式还是美式,喝卡布奇诺还是喝拿铁。这些就是传统的咖啡定义,但普通人怎么知道英式与美式咖啡的区别呢?

所以,如何要做一款普通大众也可以喝的咖啡,就要用大众化的语言去表达。它将不同的咖啡用数字标识,顾客喜欢哪一个,就只记数字,把专业难度降低了。

市场分为三种,专业市场,半专业市场,大众市场。

专业市场技术含量高,但客户基数小;半专业市场客户基数稍大,但难度较低;大众市场客户基数最大,但难度最低。

所以大众认为特别好的产品,往往专业人士不屑一顾。

把语言体系一变,沟通成本就完全不一样了。同时改变的,还有咖啡的记忆点、传播点和决策点。

首先,它用一个小罐形象代替了传统的logo和门店,这改变了记忆点。

其次,它在“下厨房”内容平台上邀请达人来测试咖啡,再由他们去传播,与此同时,在天猫购买关键词抢流量,它用双剑齐发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

在决策点上,虽然它是从专业市场到大众市场,但打造的却是半专业认知。

所以,它先推出的是在家就可以喝的半专业咖啡,在移动中也可以喝的半专业咖啡,这和三得利的模式是相通的。

有人认为新消费品牌不如传统线下品牌的品牌感那么强,实际上,新消费品牌之所以能在某些时候超越传统品牌,就在于它用年轻人习惯的语言架构了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

② U smile电动牙刷

电动牙刷在中国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7年突然爆火,到2019年之后增长又乏力了。

电动牙刷既不是刚需,又不是痛点,也不是高频的消费品,增长乏力,怎么破局?

实际上,电动牙刷在技术上并没有革新性的、可发力的点,所以只能在客户增长上去发力。

作为一个互联网品牌,最善于做客户画像。

它发现,对化妆比较感兴趣的泛“美”人群,可能对口腔健康也比较重视。在做过一些投放之后,发现转化效果不错,于是加大投放,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增长。

通常有三种卖货方法。

第一种是因果关系,比如,买耳机是因为音质好,或者喜欢它的牌子,这就是因果。

第二种是相关性,比如,喜欢护理皮肤的,有可能也喜欢护理口腔,沃尔玛的销售员还发现啤酒和尿不湿之间的销量居然也存在相关性。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